>>   示范区建设典型
     >>   国家测评指标
     >>   生态不文明案例
     >>   适用实效科技
     >>   国家法律政策
     >>   疑难问题反馈
 
 

天地人生态健康网
联系电话:010-53683386  
邮箱:sever@eee8.org     
网址:www.eee8.org
地 址:北京市通州区潞城

 
     生态文明
 
 
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对策
 发布时间:2015/5/10 浏览次数:2837

 
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对策

  【摘要】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,丰富了和谐发展理念的内容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。生态文明建设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。通过对生态文明科学内涵、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性等方面的论述,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。

  【关键词】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

 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

 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,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人、人与自然的关系,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和谐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所取得的物质、精神、制度文明成果的总和,充分体现了人们热爱自然、尊重自然、利用自然、保护自然,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。“生态文明包括较强的生态意识、良好的生态环境、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完善的生态制度”。“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,进而实现自然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”。

 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

  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,“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。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,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立足点和着力点。”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,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。但长期以来,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,“GDP至上”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。一方治理多方破坏,治理的速度远不及破坏的速度,从总体上看破环的范围仍在扩大、程度还在加深。主要表现在:水土流失、水系污染、江河断流、森林草场锐减等资源的减少和环境的不断恶化。时空性的能源资源短缺和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危机,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。

 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内涵,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最为重要。这就要求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,要改变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,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暂时的繁荣,转向尊重和关心自然的新文明,逐步实现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,使人们在良好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。就我国而言,应当大力推动我国步入“人—自然—经济—社会”协调发展、持续发展、健康发展的现代文明之路,进而建设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。

  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增长诸多问题的需求。一是资源短缺和浪费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急于抓经济建设,用高投入、低产出、粗放型的发展模式,去搞物质文明建设,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,加剧了我国资源供需矛盾。例如:建国50多年来,我国GDP增长10多倍,但矿产资源消耗却同步增长了40多倍。二是生态环境恶化。我们经常能听到诸如“走在大街上都不敢深呼吸”、“中国近海生态接近崩溃”、“水污染严重,3亿多人饮水不合卫生标准”等,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的评价,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。因此,要实现温家宝总理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,“让我们的祖国山更绿、水更清、天更蓝”的目标,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。“十二五”规划提出,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,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我们应当根据长远利益来调整现实利益,不仅对现在的“GDP”负责,还要对将来的“GDP”负责,不仅对现在的百姓负责,更要对后代子孙负责。我们只有做到科学发展,才能够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,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。

  建设生态文明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体系的需要。党的十七大首次把“生态文明”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,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。伴随着物质文明、精神文明的提高,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也会越来越牢固。长期以来,由生态问题所衍生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。生态文明建设遵循“人—自然—社会”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,是物质文明、精神文明、政治文明的生态基础。建设生态文明,就是追求将经济、社会、生态的共同发展融为一体的目标,实现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。只有推动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、精神文明、政治文明共同进步,才能支撑起我国的文明建设体系。

  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。

 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,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。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,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,提高人们的生态文化素养,从而促成公众由被动转化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,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问题。

  一是高度重视公民生态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培养,通过各种宣传活动来传播绿色理念,加强生态伦理教育,唤起人们关爱生命的道德良知,培养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。

  二是通过法律法规明确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,强化人们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,对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加以规约。

  三是倡导可持续性的生产方式,促进和谐社会建设。一方面要根据长远发展目标提倡文明生育,优化人口结构,以适应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;另一方面要普及生态文化知识、弘扬生态文明,把保护生态环境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,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,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。

  加强党和政府的生态执政建设。一是党和政府的制度保障。中国在生态建设方面承担着重大的国际责任。“十一五”强调增长质量而非仅看增长速度。“十二五”不提GDP指标,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“经济结构调整”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把民富程度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尺。全会的决策如果能固化成制度或法律,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。

  二是提高政府机关的生态执政素质。各级政府机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,掌握和支配着公共财政及各种资源,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力量,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。因此要树立科学政绩观和民生政绩观,必须把民生问题放在第一。

  三是各级党政干部要广泛发动人民群众,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动员工作。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,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。

  加强政策和立法建设,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。结合我国实际,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模式和经验,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。一是按照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,尽快补充修订环境保护法,杜绝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,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。

  二是提高法律监督水平,加大执法力度。严惩环境违法行为,使企业和个人朝着守法的方向发展,形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协调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。

  三是建立相应的全国统一管理,不受地方、部门利益干扰的监督机构。强化监管地方政府的执法行为,完善并落实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的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。

  四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。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,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,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。

  发展循环经济,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基础。循环经济是“资源—产品—再生资源”的发展模式,按照“减量化、再利用、资源化”的原则,逐步建立起资源循环利用体系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“低消耗、低污染、高效益”转变。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,发展低耗能、高增值的新型生态产业。近年来,我国关于生态文明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。“十二五”“淡化GDP,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”的理念如升华为一种社会制度、并在此制度下支撑的实践活动,无疑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。必须承认,在社会经济转型期,由于旧的体制还没有完全打破,新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,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党的十六大以来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深入人心,但是在建设生态文明,推进社会和谐发展,减轻非生态活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等方面还任重而道远,这需要我们做出长期的、更大的努力。

 
 

 

站点地图   |   关于我们   |   理事长致辞   |   联系我们    |   公益同行